玩这款游戏时间不长,只是简单谈谈对中国区GOK现状的一些看法。
个人觉得中国区玩家对阿德明的游戏设计初衷存在理念偏差。从世界俱乐部冠军杯成绩来看,中国排名相当考后,本赛季更是一地鸡毛。而从比赛的过程来看,我们的代表队打的并不难看,部分场次更是优势明显,但成绩始终惨白。回归国家队层面,U21上赛季的比赛也大体如此,中国区一而再、再而三的出现这种倒霉事件,应该值得深思。
再说说战术设定。纯属个人感悟,觉得这块游戏完全可能存在隐藏属性。比如球员的精神属性和身高、体重等,这些虽然不列入战术权重,但是游戏手册并未提到无用。再通过本轮世界俱乐部冠军杯(2013/6/27)结果看一些有趣的现象。一是4dc胜率超高,4后卫遇到2、3、5后卫6场比赛5胜1负,输的一场还是点球大战。二是极端战术胜率偏低(极端战术明显尚无权威定义,暂且把囤积某个位置且阵型明显奇葩作为标准),只有2场胜出,关于战术问题我想大师们更有发言权,但不能排除战术的作用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。三是DC作用十分明显,8场比赛有5场MVP是中后卫,1场AML,2场AMR,这是否说明阿德明在暗示我们建队时应围绕2个中后卫和两个边前卫展开呢?
再来谈谈GOK的游戏成本,相信很多玩家都会同意是时间。具体到队伍就是战绩,因为每个赛季可争取的奖杯并不多,谁也很难记住无冕之王;具体到球员就是多打比赛,练的再好的也可能被评分略低的高经验老将打的满地找牙。说到时间成本,不得不说国人练娃。有些人喜欢“纯练娃”(暂指牺牲成绩而专门练娃),固然无错,甚至睿智。但从长期来看,这大大降低了游戏的娱乐性和自身的成就感。从练娃的指导思想来看,一般是基于韬光养晦,期待于废一代人而成一批人!但这样的模式有个致命缺陷,就是建立在练出的娃如猛虎下山、势不可挡之上。而事实上,单不说练娃周期漫长,得忍受无尽的被虐和边缘化,而且除了个别,至今没有出现靠练娃成就功名的众多禽兽,这本身说明这个模式值得探讨。
当然,练娃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欢乐的现象,比如有些同志在陷入练娃枯燥后,居然做起了凯人的勾当,完成了从GOK到大富翁的华丽转变,大大拓展了游戏的娱乐功能,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娱乐道路,实在令人佩服。
本人玩GOK时间短暂,撰写本意并非抨击,不当之处,请批评指正。最后,再次向禽兽们致敬,希望你们早日僵尸!